聊聊教育写作
文/四川宜宾:张道明
我很喜欢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过“人充满劳绩,但是要诗意地栖居”。诚哉斯言,人生几十年,不过须臾,虽然充满了劳碌苦累,但我们要诗意地栖居,让灵魂得以舒展,心灵自由歌唱。
当下,我们被物质重重包围,貌似富有,心灵却日渐空虚,诗意地栖居成了一种奢望。有人会说,教师这个职业更不可能有诗意,因为要官没官,要钱没钱。同时,当前教育环境并不宽松,教师工作繁琐枯燥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是在戴着镣铐跳舞,而且还要跳得优美好看。对此,我有切身体会,个中滋味,难以言说。诚然,教师与高官厚禄无缘,不可能声名显赫,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,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。与其苦苦挣扎煎熬,不如主动寻求突围。
从2008年到现在,我越来越感觉到,写作无疑是教师寻求突围的有效路径,让我们诗意地栖居成为一种可能。这里的写作指的是教育写作,写作内容指向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。
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: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,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,有可能成为名师。”坦白地讲,我写了好几年并没有成为名师,庆幸的是教育写作过程中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,消除了职业倦怠,提升了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指数。这恐怕是我从事教育写作的最大收获!
世间的很多事物历经时间的冲洗就会了无痕迹。唯有文字可以将生命留存,唯有记录可以把岁月留住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们曾经的教育教学生活会逐渐模糊,烟消云散,唯有文字可以让“过去”恒久留存。一篇篇教育文稿就是教师生涯中一粒粒“珍珠”,把所有的文稿串起来就缀成了一条最为珍贵的 “项链”。试想,在未来的日子里,当我们捧读那一页页镌刻着自己花样年华,浸透着我们汗水与智慧的文字。学生课堂上的欢笑, 朗朗的书声,课间嬉戏,一切清晰如昨,宛在耳际与眼前,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。
倘若,我们能用文字记录教育生活,反思教学,不只是发出自己的“声音”,书写自己的教育传奇,也是一种善美之举。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与广大同仁分享交流教育智慧,分享教学思考,给他们带去些许助益,避免少走弯路。这不是一种善举吗?你的教育思想因文字远远传播,你的教学故事会因文字慢慢流传,这不也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吗?
我深信,一个教师如果想要成长,断然离不开教育写作,而一个教师想从工作中获得乐趣,甚至把工作变成一种“享受”,一定要从事教育写作。
教育写作让我成了“明师”,明白了自己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,心中追求什么样的课堂;教育写作为我推开了另一扇窗,让我看到了别样的教育风景,诗意地栖居教育大地。
(四川省屏山县学苑街小学 645350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