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四川宜宾张道明

书香润泽生命,写作安顿灵魂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《教师博览》(原创版)“签约作者”,《江西教育》重点作者,《教育科学论坛》骨干作者,《武侯教育研究》特约编辑。2008年开始教育写作,在《中国教育报》《中国教师报》《中国德育》《中小学德育》《中小学校长》《小学语文教师》《小学教学》《教学月刊》《教学与管理》《基础教育参考》《江西教育》《山东教育》《河南教育》《辽宁教育》《教育科学论坛》《青年教师》《云南教育》《福建教育》《小学教学研究》《教育视界》等期刊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,40多万字,学生习作50余篇发表在《全国优秀作文选》等10余种期刊。

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  

2010-09-03 21:17:47|  分类: 教学反思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,上什么内容好呢?习惯做法是,直接上第一篇课文,或者交流假期见闻,或者讲评假期作业。

第一节语文课,我夹着课本(六年级上册)踩着铃声向教室走去。师生问候之后,我笑着:“同学们,又是一个新的学期,你们手里都有一本崭新的语文书。翻开书,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。”话毕,我翻书用鼻子深深地一嗅,做出一副陶醉样。

学生见状,也禁不住翻书嗅起书香来。

“昨天你们就得到了新书,回去看没有看呢?”我问。

“看了。”学生回答。

“请交流一下,你们看了哪些内容?”

学生竞相发言。有的说:我看了《山中访友》;有的说:我看了《跑进家来的松鼠》;有的说:我读了《老人与海鸥》……

“这节课,我们一起来学习目录,因为目录就是一本书的‘眼睛’,请大家翻到目录。”闻听此话,学生先是一愣。沉寂片刻的教室,继而响起一阵哗哗的翻书声。

“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,通读目录。”我提示着。学生自由快速读目录。

“现在,让我们把目录中的课题齐读一遍,边读边思考,看看从中会有哪些收获?”

学生兴致勃勃地高声读起来。

“同学们读了一遍后,有什么收获?”我提问。

学生相继举起了手。

“从目录中,我知道了第一个单元是写大自然风景的,我想《山中访友》《山雨》《索溪峪的“野”》这些课文一定写得很美,我要好好地欣赏这些课文。”

“读了目录,我知道了这册书共有8个单元,28篇课文,1次综合性学习,8篇选读课文。第5组课文好像是关于鲁迅的。”

“我从目录中,知道了这本书中的课文内容很丰富,有写人的,如《詹天佑》;有动物的,如《鹿和狼的故事》;有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,如《老人与海鸥》。我要用心地读每篇课文。”

…………

听着学生的发言,我不禁喜上眉梢。呵呵,看来孩子们还是有眼力。

“同学们,书中的课文篇篇文质兼美。有没有让你‘一见钟情’的文章呢?赶快去先睹为快吧!”

教室里响起一阵噼噼啪啪的翻书声。学生热情高涨,专注地读着。

我也不甘落后,捧着课本,津津有味地品读。

“请同学们说说读书收获。”十分钟后,我顿了顿,“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开头:各位同学,我喜欢的课文是XX,课文主要讲了……我从这篇课文中懂得(或明白)了……”

学生踊跃地发表读书感受。

“各位同学,我喜欢的课文是《鹿和狼的故事》,课文讲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,下令捕杀森林中的狼。后来,灾难降临了,森林渐渐消失,大量的鹿死了,只剩下一些病鹿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,不能违背自然之道,否则会事与愿违。”

“大家好,我最喜欢《老人与海鸥》这篇课文。它讲了一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给海鸥送食物,坚持了十多年,老人的生命融进海鸥,海鸥的生命了融入老人,他们相依相伴。一天,老人死了,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哀鸣,扑腾,默哀。这篇课文真感人,我明白了动物也懂得爱,很懂感情。”

“同学们,我喜欢《伯牙绝弦》,讲了俞伯牙善于弹琴,钟子期善于听琴,他们成了知音。后来,钟子期死了,俞伯牙把琴摔碎了。从此,不再弹琴。我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他们重情谊,知音难找。”

…………

第一节语文课在下课乐曲声中结束了。

教材目录是一块易被忽略的教学资源。上述案例,我把目录作为阅读资源加以利用开发,使之成为学生新学期第一节语文课的内容。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,顿觉眼前一亮。这节课,我在学生简单交流读书内容后,话锋一转,点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为目录;接着指导学生读好本册书的目录,使其对整本教材内容整体感知,基本了解各个单元的主题内容;而学生阅读喜欢的课文,则直接触发其兴趣点,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选择,展现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取向,使其先睹为快,大致了解其内容,交流读书感受。整个教学过程,融合了读书的方法、习惯、兴趣、感受,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的阅读氛围。如此别出心裁的第一课,必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,激励其向整本教材更深处漫溯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55)| 评论(7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