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四川宜宾张道明

书香润泽生命,写作安顿灵魂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《教师博览》(原创版)“签约作者”,《江西教育》重点作者,《教育科学论坛》骨干作者,《武侯教育研究》特约编辑。2008年开始教育写作,在《中国教育报》《中国教师报》《中国德育》《中小学德育》《中小学校长》《小学语文教师》《小学教学》《教学月刊》《教学与管理》《基础教育参考》《江西教育》《山东教育》《河南教育》《辽宁教育》《教育科学论坛》《青年教师》《云南教育》《福建教育》《小学教学研究》《教育视界》等期刊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,40多万字,学生习作50余篇发表在《全国优秀作文选》等10余种期刊。

别让学生“被缺席”  

2011-07-19 11:03:17|  分类: 教育随笔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张道明

    读了7月2日《别让这种事情再发生》一文,我心里颇为纠结。文中提到,为了让公开课出彩,教师挑选优秀学生上课,而让部分学生“被缺席”,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。捧读之余,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,因为我就碰到过类似的场景,至今想来,依然历历在目。
    今年3月,我在全县小学毕业班复习研讨会上展示了一节作文复习课。整节课,我以新颖的导入、幽默风趣的谈话,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达成了教学目的。孩子们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。面对领导和老师们的赞誉,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,并且心里愧疚不安,甚至隐隐作痛。
    有老师问我:课上得如此成功,为何闷闷不乐?我告诉他:因为这节课伤害了10个孩子。课前,我了解到上课班级学生有50人。临近开课前20分钟,组织此次活动的老师告诉我,仅让40个学生来上课,因为后面四排的座位要留给听课老师。我郑重向其表达了想法:50名孩子,一个也不能少。遗憾的是,最终只有40名学生坐在了我的课堂上。让我意想不到的是,一周之后的公开课,“悲剧”再次上演——上课班级中8名学生“被放假”在家。
    扪心自问,公开课的宗旨何在?我们的教学岂能撇开部分学生?这不是人为地制造“不平等”吗?我不知道那些未能参加公开课的学生如何度过那节课的,但我可以想象得到他们怨恨的神态、落寞的表情,甚至能听到他们心灵的呐喊——老师,为什么不要我参加?诚然,这些学生可能很调皮,甚至学习很差,但正因为如此,他们才更需要接受教育和熏陶。如果说因为座位不够,那我们可以加凳子。作为执教者的我,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何让部分学生“被缺席”?毋庸置疑,这种行为是一种歧视,这种不公正已深深地刺痛了孩子们稚嫩的心灵。
    笔者不禁忆起前些日子同事在三至六年级挑选了部分学生上公开课,录制参赛。我班的小艳有幸被选中,然而临上课时,同事却对小艳说:“多了一个学生,下次让你参加。”后来,小艳在日记里这样写道:“有一位Lady(指同事)今天让我出了洋相。以前,我对她还是有感情的,但是因为这件事让我对她的看法完全变了。我非常恨她。我以后见到她也不会恭敬地向她问好了。”显然,同事深深伤害了小艳稚嫩的心灵,致使其对老师的情感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,由敬爱有加到怨恨有余。这种得不偿失的愚举,有悖于教育的本真,也是教师所不愿看到的事实。
    在呼唤教育公平、教育均衡发展的今日,上述这种让部分学生“被缺席”的现象,我们应该坚决杜绝。扪心自问,我们有何理由有何权力剥夺孩子上公开课的权利?对于学生中的“弱势群体”,教师更应多倾注心血,关注并帮助他们,让他们获得发展。
    我在心底默默告诫自己:少一个学生,我拒绝上课。

(此文刊发2011年7月16日《教育时报.管理周刊》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68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