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四川宜宾张道明

书香润泽生命,写作安顿灵魂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《教师博览》(原创版)“签约作者”,《江西教育》重点作者,《教育科学论坛》骨干作者,《武侯教育研究》特约编辑。2008年开始教育写作,在《中国教育报》《中国教师报》《中国德育》《中小学德育》《中小学校长》《小学语文教师》《小学教学》《教学月刊》《教学与管理》《基础教育参考》《江西教育》《山东教育》《河南教育》《辽宁教育》《教育科学论坛》《青年教师》《云南教育》《福建教育》《小学教学研究》《教育视界》等期刊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,40多万字,学生习作50余篇发表在《全国优秀作文选》等10余种期刊。

课堂导入不应“走过场”  

2012-01-10 21:16:26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 原文地址:2012年1月10日《教育导报》

课堂导入不应“走过场” - 沧浪居士 - 沧浪居士

 

张道明

近日,笔者到一所村小听了一节阅读教学课,内容是《月光曲》(人教版六年级上册)。这节课的导入环节引发了笔者的思考。

课堂实录:

(上课伊始,教师用手机播放一段音乐后)

师:同学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?

生(异口同声):月光曲。

师(满意地):同学们真聪明。知道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吗?

生:贝多芬。

师: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《月光曲》(师板书课题)。

乍看,上述教学环节似乎较为妥帖,教师播放音乐《月光曲》让学生欣赏之后,顺势问学生音乐名字以及谱曲者,然后切入课题,展开教学。正如评课环节时,有不少教师认为,教师用音乐引入教学很新颖,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,激发学生兴趣。笔者对此深不以为然。

上课学生是一所村小,老师一播放音乐,学生就知道是《月光曲》,显然学生是猜想的,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今天上课的内容。我们可以设想一下,只要上课教师任意播放一首乐曲,学生一定会脱口而出这是《月光曲》。这样,教师播放音乐的目的是什么呢?仅仅是为了抓住学生的耳朵,吸引其注意力。显然,这个音乐是可有可无的。播放音乐这个情景就有为了情境而情境之嫌,是一种“作秀”。

教无定法,贵在得法。《月光曲》一课导入,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一种更接近学生学情的方法,让教学贴近学生现实。请看一位教师此课的导入教学。

师:同学们,昨天老师给你们讲了贝多。他曾经说过:“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的人造福。”他还说:“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,是多么幸福啊。”贝多芬的一生创造了许多著名的乐曲。一百多年来,世界上几乎每一天都有人演奏他的曲子,其中著名的《月光曲》又是怎样谱写成的呢?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,这就是我们文中的故事。下面,我们一起读课文第一节。

上述教学环节,教者舍弃了华丽的多媒体,用简洁朴实的谈话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学习课文中来。教师的导入嫁接上于昨天讲的贝多芬的故事基础上,引入贝多芬的话“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的人造福。”“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,是多么幸福啊。”这样的教学,看似随意,实则独具匠心,让学生在上课伊始,就触摸到课文中人物的情感,为学生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做了铺垫,同时无形中为整个课堂教学定下了情感基调。由此可见,教师文本解读之功之深,倘若没有教师对文本准确而高屋建瓴的理解,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,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手段,课堂教学如何热闹,学生所有对文中人物内心情感的理解与体会,都游离于人物内心世界之外,抑或是肤浅的,甚至偏离了文本的主旨。从这个意义上而言,教师对文本解读的高度和理解的深度,对文本主旨的准确把握,决定了学生文本阅读的基调和理解的深度。

因此,文本解读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必修功课,它关乎着对文本主旨意蕴的准确把握,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之一。教师只有读懂读透了文本,读出了自己的见解,才能根据学情设计精当的教学策略,渐渐达到“教无定法,贵在得法”随心所“教”的教学境界。

(作者单位:四川省屏山县大乘镇柏杨小学    邮政编码:645355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3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