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
□ 张道明
或许,在当下这个极度追求物质享受的时代,奢谈教师的幸福,似乎有些不合时宜。然而,大凡红尘中人,谁都渴望幸福生活,教师也不例外。由于价值观的不同,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因人而异。按照一般世俗的观点,一个人有地位荣誉,名利金钱,甚至升官发财,则会幸福。诚然,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拥有获得幸福的基础,但并非成正比。当其达到一定数量后,就不会影响或者左右幸福指数了。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,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安全、舒适与满足,更多强调的是精神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满足感。就教师职业而言,上述那些世俗的幸福显然与我等无缘。因为,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,注定不是富贵之人,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寂寞,注定了不能显赫荣耀。倘若硬要用世俗观点来衡量教师的幸福,那我们就可怜得很!
事实上,现实中有不少教师正是用世俗的幸福和成功法则来评判自己,往往与生意人比钱,与为官者比地位,结果越比越窝火,越比越沮丧,搞得自己六神无主,心生浮躁,身心被一种人生挫败感紧紧笼罩,想走出教育这块地盘,却又苦无门路,只有耗着,得过且过。这样的人生自是苦不堪言。其实,有此想法的老师在一开始就错了。因为教师工作,其本身就容不得以世俗的观念来评价的,它更重在一种精神上的获得与心灵上的富有。诚然,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满足,不能物质化,填饱肚子,却比牛奶、面包更能温暖我们的心灵,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美好、情感的珍贵。这种精神上富足,是一种更高级层次的享受,甚至是物质上的满足所无可替代的。当教师认识到教育生活的这些平凡与波澜不惊的特点时,就不会一山望着一山高,盲目攀比而自寻烦恼。
笔者曾不止一次耳闻目睹,有的老师在谈到昔日的同学今日成为大款或者官员时,其艳羡无比的表情,抱怨自己工资微薄、地位卑贱,言辞激烈,恨不得立即下海经商或弃教从政。有人说过,我们每个人就是一座山,我们却总是望着周围更高的山。教师是平凡的职业,我们可以平凡,但可以拒绝平庸。其实,教师需要永远保持淡定的心境,秉持一种不比为贵的心态,静下心来,问问自己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,成为什么样的人,找准自己的方向,用心耕耘,真情浇灌,即便在窄窄的三尺讲台,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着,平凡的生活也会在清风明月中散发着馨香,也一样会品味到别样的幸福。
记得,有次我参加一次教研活动,晚上住在宾馆,异地难眠,突然收到学生发来的短信:“老师,您何时回来?我们好想你啊!”那一刻,我心里涌起一股温暖。第三天回来,刚走到操场上,正好下课,班上的学生迅疾跑过来,簇拥着我,急切地问:“老师,您到哪里去了?”“老师,我们等着您回来讲故事。”……听着学生真诚的问候,望着他们热切鲜活的面容,旅途疲倦顿消。这不就是只有教师才能享受到的礼遇吗?身居山野乡村,每每山花烂漫之时,办公桌上不时会出现一束野花,带给你一份惊喜;水果成熟的季节,今天这个送您一些樱桃,明天那个送几个橘子,让你品尝;当你走进教室时,突然响起了“生日祝福歌”,讲桌上堆着一些小礼品,那一刻幸福的潮水把我紧紧包围……
当然,教师的幸福远不止这些,她在学生的一声真诚的问候中,也在自己辛勤付出后,幼苗茁壮成长的喜悦里。生活之树常青,教育每天都是新的。只要我们播下真爱,用心感受,其实,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,她会在不经意间降临身边。愿更多的老师,收获更多的幸福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