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地址:《教育时报》2012年3月7日
2012年11月在宜宾听了一节二年级绘本教学课,有此感受。
□ 张道明
近日,笔者听了一节利用绘本《我妈妈》指导二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课。课近尾声时,教师指导学生写话,生成了下面的教学环节。
教学实录:
师:安东尼的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!同学们的妈妈也一样很棒!下面我们就用笔来夸一下自己的妈妈。(师出示下列句式)
1.我的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!……
2.……我的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!
(生写话,师巡视指导,几分钟后学生陆续举起了手)
师: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的写话,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。
生1:我的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!我妈妈像恐龙一样凶猛,我妈妈像狐狸一样狡猾。
(执教者和台下听课老师笑了)
师:你的妈妈真的是这样吗?
生1:嗯,有一次,我考试考砸了,妈妈对我大声吼叫,像狮子发怒了一样。
师:同学们还小,还不能体会到妈妈这样也是爱你的表现。
生2:我妈妈会做饭,会洗衣服。我妈妈像小猫一样温柔,她生气的时候像狮子一样凶猛,像老虎一样吼叫,我的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!
师:哇,你的妈妈会做饭、洗衣服,你很幸福。也许,你做错什么事,让你妈妈生气了,所以她才像狮子、老虎一样啊!
(此时,一生高举手,想发言)
师:同学们都写得不错,课后把写话补充完整,作为礼物送给妈妈。
上述教学环节,让学生在说话的基础上进行写话练习,足见教者设计教学之良苦用心,理应取得良好效果。事实上,如果我们仅从学生写话的形式来看,似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生1的写话是以总分的形式来表达的,而生2的写话则是用分总的形式呈现的。然而,仔细琢磨生1的写话,我们不难发现,其前后两句在内容上不但没有丝毫的内在联系,而且还截然相反。再看生2的写话,其首句和最后一句总说“我的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”想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。遗憾的是,教者没能发现学生写话中这一矛盾,及时指出来,并引导其改正。
作为教师,不仅要关注学生写话的形式,还要关注其表达的内容是否合乎当时的具体语境,还要看看句子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。我们既要关注写话的“形”,又要关注其“神”。当然我们不必给学生讲那么深,但是应给学生指一条路,使其渐渐领会写话需“形神兼备”,并逐步学会运用,才能让学生在言语表达上获得良性发展,这是语文教师教学使命所在。
其实,面对生1的回答,教师可以作这样的点拨:“同学们看看安东尼的妈妈,会做些什么事呢?”然后引导其回到绘本:“安东尼的妈妈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,也是一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。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,还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。我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,她能让所有的东西都长得很好。”此时,学生定会明白,这些都是安东尼在赞美自己的妈妈。接着,指导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话,学生就会明白“妈妈像恐龙一样凶猛,像狐狸一样狡猾,像老虎一样吼叫”,这些不是在赞美妈妈,而是在批评妈妈,然后教师可以顺势问学生:“你们的妈妈有哪些本事或者手艺?”相信学生会发现自己妈妈的很多优点和长处。此时,教师再组织学生修改自己的写话,学生就知道该怎么用笔来赞美妈妈了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