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四川宜宾张道明

书香润泽生命,写作安顿灵魂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《教师博览》(原创版)“签约作者”,《江西教育》重点作者,《教育科学论坛》骨干作者,《武侯教育研究》特约编辑。2008年开始教育写作,在《中国教育报》《中国教师报》《中国德育》《中小学德育》《中小学校长》《小学语文教师》《小学教学》《教学月刊》《教学与管理》《基础教育参考》《江西教育》《山东教育》《河南教育》《辽宁教育》《教育科学论坛》《青年教师》《云南教育》《福建教育》《小学教学研究》《教育视界》等期刊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,40多万字,学生习作50余篇发表在《全国优秀作文选》等10余种期刊。

有效教学,我们应关注什么  

2012-09-29 13:09:11|  分类: 教学反思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原文地址:《教育导报》2012年9月29日   

有效教学,我们应关注什么 - 沧浪居士 - 张道明的教育博客

  

      近日,H老师参加了赛课,笔者与其交流:“今天的赛课精彩吧?”“没什么精彩啊,就是平常的样子啊,不过学生做上来的作业不错。”她说,“精彩与否在其次,别人怎么评价不重要,重要的是学生经历这节课后,在原来的基础上确实进步了,提高了。”我肯定道:“是啊,一切教学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,再精彩好看的课,如果不能带给学生‘三维’上的发展与提升,价值何在?”“对,我刚评改完学生交上来的作业,蛮不错的。”

      乍一听其话,觉得H老师对赛课颇有微词,不重视别人的评价,细想却不无道理。当前,不少赛课、展示课、观摩课,仍然逃脱不了“作秀”的藩篱,摒弃不了表演的成分,给人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之感。不少教师热衷于教学的显性效果,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繁华,以求迎合大众口味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种为了吸引眼球的教学,往往在很多人看来却是所谓的“有效”教学。事实上,这样的教学并非一定就有利于学生的发展,看似“有效” 的教学却掩盖了学生学习上的缺憾。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。于漪老师在《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》一文中指出:“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,如何热闹,如何掌声雷动,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,知识有无增长,能力有无锻炼,求知的主动性如何,思想情操方面有无泛起涟漪乃至掀起波澜,受到文本感情的感染。”诚如于漪老师所言,教学的有效性应着眼于学生学到什么或受益的多寡。

       评判教学有效与否,不能只看其表面东西,而应深入学生内在世界,看其是否获得发展,或者发展得多与寡,提高得慢与快。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课堂的主角,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,学生最有发言权。正如H教师所说:“自己不适合上公开课,因为自己的课没有多少看头,有的只是平实的流程,扎实的训练,真实的‘教’和‘学’,学生的思维随时‘卡壳’,教学磕磕绊绊,并不流畅且时有冷场现象。但是,当我批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,却分明感觉到了学生思维的拔节和进步,心里倍觉欣慰。”显然,这些隐性的有效性是观课者无法直观感受到的,甚至有可能与其判断大相径庭。也许在观课者看来,这节课称不上精彩,更谈不上有效或高效。

       评价教学有效与否,我们不能只关注教师“教”得如何,不能只看课堂的热闹繁华与否,甚至不应该把课堂有无多媒体作为评价的标尺。因为这些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,“教”得再精彩要服务于学生的“学”,多媒体再精美也只是辅助教学,关键看其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。倘若,教师和多媒体在课堂喧宾夺主了,或者说起不了多大作用,甚至是影响了学生的学,我们要弃之如敝履。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度,在于学生在教师的“教”下,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是否达到了最大化,学习方法和能力是否获得了较大发展,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与提升。而这些并不是在课堂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的,或者说学生在一堂课中就能完成和实现的,它是一个隐形的渐进的积累过程。观课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本身,观察其学习状态,关注其参与学习程度高不高,学习热情高涨还是低落,是否主动学习探究,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并大胆地发言,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是情趣盎然,饶有兴致等等,这些才是我们评价一堂课有效与否的应有尺度,而不应该把目光过多地聚焦于教师和多媒体。

       值得注意的是,我们还可以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来洞察教学效果,甚至直接与学生交流上课的感受或者收获,问一问他们学懂了什么,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,心中有什么疑惑,等等,这些都是教师不可忽视的内容,值得好好琢磨,认真反思。毕竟,来自学生的声音和想法及其作业,可能最为接近课堂的真实,还原教学的场景,更容易让教师看清自己的可取之处,摸清自己的教学缺憾和瑕疵,如此才易于发扬优点,改进不足。日久,教学水平就会渐进和提高。

       教学有效与否,我们在听取领导和同伴的建议后,不妨多听听来自教学对象——学生的想法和声音,或许他们更能切中我们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,更有利于我们拨开迷雾和纷扰,让教学返璞归真,趋近理想的境界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99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