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四川宜宾张道明

书香润泽生命,写作安顿灵魂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《教师博览》(原创版)“签约作者”,《江西教育》重点作者,《教育科学论坛》骨干作者,《武侯教育研究》特约编辑。2008年开始教育写作,在《中国教育报》《中国教师报》《中国德育》《中小学德育》《中小学校长》《小学语文教师》《小学教学》《教学月刊》《教学与管理》《基础教育参考》《江西教育》《山东教育》《河南教育》《辽宁教育》《教育科学论坛》《青年教师》《云南教育》《福建教育》《小学教学研究》《教育视界》等期刊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,40多万字,学生习作50余篇发表在《全国优秀作文选》等10余种期刊。

树立生本意识 打造高效课堂  

2013-03-29 22:45:02|  分类: 教学反思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原文地址:2013年3月30日《教育导报》

树立生本意识  打造高效课堂 - 沧浪居士 - 张道明的教育博客

 

张道明

近日,笔者有幸听了同事的一节公开课,上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《画》。综观整个教学,我们看得出执教者做了充分的准备,自身基本功比较扎实,教态自然,始终面带微笑,具有亲和力,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。

评课时,老师们各抒己见,畅所欲言,提的优点大相径庭,倒是不足之处引起了笔者的注意:时间上分配不恰当,教学生字占了过多时间,朗读古诗的时间太少;语速过快;不善于用鼓励语言;多媒体呈现生字无规则,不便于学生认读;学生的另类声音,教者置若罔闻。笔者将其归结为一点,就是教者心中想到的是如何走完自己的教学设计,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。

不可否认,实施新课改以来,老师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,这是好事。然而,我们稍微留心当下的一些课堂,不难发现教师依然主宰课堂,让学生围着自己打转转,而忽视了“学情”,致使教学演变为教师唱独角戏,学生则被沦为观众。这样的教学有悖于新课改的精神,没有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是知识的建构者。笔者以为,改变这种尴尬状况,教师需要树立“生本意识”,可从下面两方面入手。

首先,备课时要做到蹲下身来看孩子。指的是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构思设计教学目标、内容、教法,以及教具的准备。一个会备课、善于备课的教师心里始终装着孩子。教师不妨多拷问一下自己:制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吗?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“最近发展区”和生活实际吗?预设的教学是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?教学方式是否体现了动静结合,张弛有度,讲练结合?课件是否必须用,课件出现的时机恰不恰当,课件中出现的图片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视线,甚至扰乱学生的思维,字体的颜色和大小以及排列顺序,学生是否看得清,是否有利于学生认读和思考等等,都是值得教师仔细琢磨和推敲的。课前,教师只有把自己设想为学生,对诸多教学设计的细节,逐一思索几回,把玩一番,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心灵,教学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这种基于学生的教学设计,无疑是回到了教学的原点,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做了良好的铺垫。

其次,课堂上要放慢脚步等孩子。教学设计再完美,也只是美好蓝图。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,教师在课堂上要目中有“人”,不能只顾自己的教学预设,把教学演变为“走教案”,而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,根据课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,灵活机智地处理教学以紧跟学生的思维,顺学而导,引爆学生的思维。这就需要教师能沉住气,耐心地等一等。当教师抛出问题后,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索时间,静心等待聆听思维开花的声音,不能未容其思考片刻就奉上了答案;当学生思维卡壳时,教师要稳得住,耐心启发学生,使其慢慢自悟自得之;当学生的想法失之偏颇时,教师要立马思考原因,及时作出理答,耐心启发点拨;当学生发出另类声音时,教师要停下脚步,问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,寻出其背后的根源,有的放矢地提点,或许会生成精彩。教师要扪心自问,自己讲话的语速是否过快,学生是否听懂我们的提问,明白意思吗?放慢一点语速,注意说话的方式,尽量让学生明白教师所表达的意思。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,就不会唱独角戏,自话自说,而是切切实实地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。这种“生本课堂”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,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教学。

一句话,教师要牢固树立“生本意识”,努力践行“生本课堂”,无论是教学设计,抑或是课堂教学行为都应体现“以生为本”的理念,努力做到心中有学生,这样的教学才符合新课程理念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59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